《鹊桥仙·岳云》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所作,全词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以下是全诗的详细解释: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
湛湛长空,乱云飞度,吹尽繁红无数。 注释:
湛湛长空:描绘天空的辽阔与深邃,暗示国家面临的危机如同无边的天空。- 乱云飞度:以动态的云彩流动,象征动荡不安的局势。- 吹尽繁红无数:既指自然现象(落花被吹散),也隐喻世事的变迁与无常。
二、上阕意境与情感
自然景观的象征 - 紫金空铸:
紫金指代天空,可能暗喻国家曾经的辉煌或理想状态,但已被黄沙(象征战乱)所遮蔽,表达对国土沦陷的痛心。 - 万里黄沙无觅处:黄沙象征战乱与荒凉,表达对故土被破坏的无奈与悲愤。
情感基调 - 上阕通过“乱云”“黄沙”等意象,奠定了沉痛、悲壮的基调,隐含对金兵南侵的愤慨。
三、下阕的转折与升华
原文: 沉江望极,狂涛乍起,惊飞一滩鸥鹭。 注释
沉江望极:以江水奔涌、浪涛翻滚,象征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无奈。- 惊飞一滩鸥鹭:以动衬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悲怆。
四、核心句解析
“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
“鲜衣怒马少年时”:回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象征抗金初期的豪迈与壮志。- “金贼南渡”:直指金兵南侵,表达对国家危亡的痛心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含义:年轻时的豪迈气概怎能承受国家被侵略的痛苦?流露出岳飞对国事的深深忧虑与报国之志。
五、全词主题与艺术特色
主题:以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交织,展现抗金名将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悲剧。- 艺术特色:
时空对照:通过“少年时”与“金贼南渡”的时空对比,强化物是人非的悲怆感。 - 意象选择:以“紫金”“黄沙”“惊飞鸥鹭”等意象营造苍凉氛围,烘托情感基调。 六、争议与争议点
部分研究认为,该词作者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可能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仿作,但此说法缺乏充分证据。若为岳飞所作,则更能体现其抗金背景下的独特心境与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