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 真理的两个重要属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并共同构成了真理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说: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体现在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并且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可知性:人类思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前进一步的认识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体现在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它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有限性:从客观世界的整体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
条件性:从某一特定事物来说,任何真理性认识只是对它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或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反映,是有限的、近似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真理中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二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
现实意义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对待各种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指导实践
真理的绝对性为我们提供了行动的指南,使我们能够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方向。
真理的相对性则提醒我们,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推动理论创新
真理的相对性鼓励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
通过不断吸收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成果,我们可以逐步完善和发展现有的理论。
促进思想解放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意味着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这有助于打破迷信和教条,促进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又要重视真理的相对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理论和认识,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