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是一个汉语副词,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承认事实,引出转折 表示先肯定某一事实,但随后通过"但是""可是"等词引出相反或补充说明。例如:
>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效率较低。 (承认方法简单,但指出效率不足的转折)
表示事物的自然属性
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或规律。例如:
> 水流固然向低处流,但可通过引水工程改变方向。 (强调水流的自然规律与人为干预的对比)
二、用法特点
与"但是""然而"等连用
常与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搭配使用,构成"固然+转折词+补充说明"的结构。例如:
> 他工作固然勤奋,但缺乏创新思维。 (承认勤奋,但指出不足)
可单独使用
表达对某事的肯定或确认,无需转折。例如:
> 这个结论固然正确,但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直接表达认可,同时暗示进一步思考)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虽然、当然、诚然 反义词
四、补充说明
在古汉语中,"固然"本义为"本然",指事物固有的性质,后演变为副词用法,强调"理应如此"的逻辑关系。成语中常见搭配如"人固有一死"(人本来就有死亡的自然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固然"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承认前提引出对比或补充,使表达更具辩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