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名人名言,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教材内名言
《周易》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释义:天道刚劲雄浑,君子应自觉奋发向上;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孟子·梁惠王下》
-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 释义: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患为忧患,体现仁政思想。
《孟子·离娄下》
-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 释义:君子终身的忧虑在于道义,而非一时的祸患,强调仁德修养的持久性。
《论语》(虽未直接引用,但相关思想贯穿教材)
- 例如: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见《泰伯》)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见《报任安书》)
二、补充说明
曾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强调士人应具备的担当精神。 《论语》其他相关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以上名言均围绕仁德、担当、中庸等核心思想,体现了儒家经典对人格修养的重视。建议结合教材原文理解其深层内涵,并通过具体事例加深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