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量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定义和性质如下:
一、基本定义
化学式量通常指 相对分子质量(Relative Molecular Mass, Mr.),即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对于分子而言,其化学式量等于组成该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示例:水的化学式为H₂O,其化学式量计算如下:
$$
Mr(H₂O) = 2 \times 1.008\ (\text{H}) + 16.00\ (\text{O}) = 18.016
$$
二、与分子量的关系
式量与分子量的关系 当化学式的实验式与分子式完全一致时,式量等于分子量;若不一致(如H₂SO₄的分子式为H₂SO₄,但实验式为H₂O),则式量(32)不等于分子量(98)。
单位与表示
化学式量的单位为 1(通常省略不写),因为它是一个相对值。
三、特殊说明
聚合物: 由于聚合物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 最小氧化物
四、计算方法
以二氧化碳(CO₂)为例:
$$
Mr(CO₂) = 12.01\ (\text{C}) + 2 \times 16.00\ (\text{O}) = 44.01
$$
计算时需以 碳-12原子的质量(12g/mol)为基准。
五、总结
化学式量是连接原子与分子质量的重要桥梁,理解其概念有助于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对于复杂分子(如聚合物),需注意区分分子量与式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