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读准读通课文内容 ,了解故事脉络。抓住人物语言
,体会人物内心,初步感受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周瑜的心胸狭窄。
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草船借箭》,这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写的是东汉末年的事。 通过幻灯演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情节,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将草船借箭这一事件分为几个部分,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 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段,并简要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 起因: 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 经过背景介绍:
读全文:
分段:
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只好认输。
抓住人物语言
周瑜:通过周瑜的话语,体会他的心胸狭窄和妒忌心理。
诸葛亮:通过诸葛亮的话语和举动,体会他的神机妙算和足智多谋。
感情朗读
关键句子:如“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让学生体会并读出雾的大。
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布置作业
理清文章层次 ,给课文分段。准备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
。
收集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歇后语,如“草船借箭----满载而归”等。
板书设计
```
曹操 刘备联合孙权 (诸葛亮)(周瑜)
才干妒忌 因:十天造箭十万 果:三天借箭十万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导入新课和背景介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精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特点。
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复述故事时,条理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建议
加强复述训练:
通过多种形式的复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深入分析人物:
通过讨论和写作,进一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其他故事,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