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后,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总统职位更迭频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中华民国成立初期(1912年-1928年)
孙中山 - 1912年1月1日任临时大总统,推动中华民国成立,但因政治压力于2月13日辞职。
- 1921年5月5日-1923年3月2日,因孙中山逝世后,曾担任非常大总统。
袁世凯
- 1913年10月10日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后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1916年6月6日去世。
黎元洪
- 1916年6月7日继任大总统,1917年因张勋复辟被迫去职,1922年再次担任总统。
冯国璋、徐世昌、曹锟
- 冯国璋1917年代理大总统,后因段祺瑞控制而卸任。
- 徐世昌1918年当选大总统,但因军阀混战于1922年被迫去职。
- 曹锟1923年通过贿选当选大总统,1924年被北伐军阀软禁。
二、北洋政府时期(1928年-1949年)
段祺瑞
- 1924年11月任临时执政,后成为北洋政府实际掌权者,1928年被迫下台。
张作霖
- 1927年6月任北洋军阀领袖,实际掌握大总统职权,1928年去世后,大总统职位被国民政府接管。
蒋介石
- 1948年4月当选总统,1949年被迫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李宗仁代行。
李宗仁
- 1949年1月代行总统职权,后派代表团北平谈判未果,1965年回国。
三、其他重要说明
孙中山未正式担任总统: 因1912年去世早,仅担任临时大总统43天,未完成总统任期。 总统职权演变
历史评价: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驱,其地位特殊;袁世凯、段祺瑞等人的统治则与军阀割据密切相关。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百科及历史文献,涵盖中华民国总统的主要任职者及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