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报废的会计分录需根据报废原因及后续处理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分,具体如下:
一、报废前的会计处理
调减存货账面价值
发生报废时,需将报废存货的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quad 贷: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 \quad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若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需同时转出累计跌价准备: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quad 贷:存货跌价准备$$
审批前的账务调整
报废原因若涉及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需先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暂估: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quad 贷:其他应收款(责任人/保险公司)$$
二、报废后的会计处理
正常损耗/管理不善引起的损失
扣除残值及可回收金额后,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quad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非常损失(如自然灾害)
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quad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残料入库处理
残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quad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残料出售收入处理
若直接出售残料:
$$借:银行存款 \quad 贷:其他业务收入 \quad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quad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残料价值)$$
三、注意事项
增值税处理
所有报废存货的进项税额需转出,不得抵扣。
审批流程
需按管理权限报批,审批前暂不进行后续分录。
财务报表影响
正常损耗计入管理费用,影响当期损益;非常损失影响营业外支出,减少净利润。
通过以上分录处理,可规范存货报废的财务核算,确保账目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