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膜级别分类主要依据反光性能、使用寿命及应用场景,不同标准存在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分类方式:
一、按反光原理分类
玻璃微珠型 通过玻璃弹珠反射光线,是工程级、高强级等主流反光膜的基础技术。
微晶立方体型
采用微晶立方体结构,反光性能更强,广角性能更优,属于钻石级反光膜的核心技术。
二、按反光性能分级
钻石级(V类)
反光系数最高(≥580个光),亮度是工程级的3倍,广角性能优异,适用于高速公路、高速路口等场景。
超工程级(II类)
反光系数达140个光,亮度是工程级的2倍,耐候性强,适合国省道及重要交通标识。
高强级(III类)
反光系数≥250个光,亮度是工程级的3倍,密封性能好,适用于一般道路、铁路等场景。
超强级(IV类)
反光系数≥360个光,无需金属反射即可达到高亮度,寿命长(10年),多用于市政标牌、轮廓标等。
工程级(I类)
反光系数≥70个光,亮度较低,适合乡村道路、临时施工等低要求场景。
三、按使用寿命分类
工程级(I类): 5年 超工程级(II类)
高强级(III类):7-10年
超强级(IV类):10年
钻石级(V类):10-12年
四、其他分类标准
按应用场景
- 车牌级:高清晰度、抗污染,适用于车辆号牌。
- 广告级/商业级:兼顾反光与广告效果,属于经济级范畴。
按制造工艺
- 压敏型:热敏型,通过加热粘合工艺制作。
五、新国标调整说明
新国标《GB/T18833-20121》已废止“级”划分,采用“类”替代,分为Ⅰ类(工程级)、Ⅱ类(超工程级)、Ⅲ类(高强级)、Ⅳ类(超强级)、Ⅴ类(钻石级)。其中Ⅵ类、Ⅶ类已基本淘汰,主要使用Ⅰ-Ⅴ类。
总结
反光膜级别分类需结合实际场景需求,例如高速公路优先选用钻石级,普通道路推荐高强级或工程级,临时标识可用经济级。选择时需关注反光系数、耐候年限及是否满足当地交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