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人参汤是东汉《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阳明热盛、津气两伤证。以下是关于该方剂的综合解析:
一、基本组成与现代剂量
组成 - 知母:6两(约18克)
- 石膏:1斤(约30克)
- 甘草:2两(炙)
- 粳米:6合(约18克)
- 人参:3两(约9克)
现代剂量参考
- 石膏:48-80克
- 知母:10-18克
- 人参:9-15克
- 甘草:3-9克
- 粳米:30-36克
二、方义与适用证
核心功效
- 清热生津: 石膏辛寒泻火,主治阳明热盛证; - 益气生津
- 表里兼顾:兼顾表证未解(恶风)与里热炽盛。
主症 - 发热、汗出、口渴甚、舌干而烦、脉洪大;
- 暑病津气两伤或伤寒后期津伤。
病机分析
- 阳明热盛导致津液耗损,热邪内盛与气虚并存;
- 津气两伤需同时清热与补益,故方中配伍石膏与人参。
三、用法与注意事项
煎服方法
- 水一斗煮米熟,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石膏需先煎以析出结晶,避免浑浊。
禁忌与调整
- 立夏后、立秋前适用,否则可能引发腹痛或呕利;
- 气虚严重者慎用,需结合补气药物。
四、临床应用案例
中暑: 72岁女性中暑后,头汗淋漓、口干舌燥,生石膏45克与粳米20克同煎服3剂愈; 高血压
五、方证鉴别
白虎汤:仅清热泻火,主治纯热证(无津);
白虎加人参汤:在白虎汤基础上加人参,适用于热盛伤津兼气虚者。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白虎加人参汤是中医经典方剂,需结合具体证候灵活运用,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病情加减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