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女性体态轻盈柔美,现多用于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翩若惊鸿” - 字面:
形容鸟儿惊飞时的轻盈姿态,如“翩翩起舞”的“翩”
- 引申:比喻女性体态轻盈飘逸,常与“惊鸿一瞥”连用形容短暂而惊艳的美态。
“婉若游龙” - 字面:
描绘龙在水中蜿蜒游动的柔美形态,如“游龙戏凤”的“婉”
- 引申:比喻女性身姿柔韧婉约,兼具力量与美感。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原文为:“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这里曹植以“惊鸿”形容洛神飞舞的轻盈姿态,“游龙”比喻其身姿的柔美与灵动。
三、使用特点
文学性:
属于典型的文学化表达,常用于诗词、散文等文体;
情感色彩:
为褒义词,带有强烈的美学赞誉;
结构:
采用对偶句式,具有韵律感。
四、扩展应用
人物描写:如“她的身影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令人过目难忘”;
艺术评价:可形容舞蹈、戏曲等艺术表演的灵动美感。
综上,该成语通过生动的比喻,将女性的柔美与力量完美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表现力的美学意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