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曹雪芹生平

59

曹雪芹(约1715年—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其生平经历可概括如下:

一、出身与早年生活

家族背景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颙均担任过江宁织造,与皇室关系密切。家族在康熙、雍正两朝权势显赫,曾祖孙三代四代人主政江宁织造近六十年。

出生与成长

- 出生地:

江宁织造府(今南京)

- 早年生活:享受富贵生活,但因厌恶科举仕途,自幼接受文学、艺术熏陶,博览群书。

二、家族衰落与个人境遇

政治风波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被抄家,家族迅速衰落。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生活陷入困境。

贫困与转机

- 生活状态:

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常赊账度日,后卖字画、交友为生

- 创作启动:在贫病交迫中开始创作《红楼梦》,历时10年,增删5次,完成前八十回。

三、创作与晚年

创作历程

-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展现封建社会全貌。曹雪芹通过细腻笔触刻画人物,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巅峰。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折,曹雪芹陷入深度悲痛,次年(1763年)因贫病去世。

身后影响

-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对后世文学、文化影响深远。

四、争议与研究

生卒年争议:

生年可能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或雍正二年(1724年);卒年多认为在乾隆二十七年(1763年),另有观点认为在1764年初春。

字号争议:字“梦阮”更受张宜泉支持,号“雪芹”则见于更多文献。

五、文学成就

艺术特色:以现实主义笔法揭示人性复杂,塑造贾宝玉、林黛玉等经典形象,开创“人情小说”新范式。

历史价值:通过家族兴衰映射封建社会全貌,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曹雪芹的诗书、绘画等艺术成就亦与其文学创作相互影响,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金石、医药、园林等领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