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的揉弦技巧是表现音乐情感和风格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胡揉弦技巧:
滚揉
定义:通过手掌的上下运动及手指关节的屈伸,使指腹在弦上微微滚动,以改变弦的长度而发出高低变化的音波。
特点:手指位置固定,手腕和手型不能改变。适用于流畅抒情、富有歌唱性的旋律。
操作:手指按在弦上,以指尖为中心,第一关节做屈伸运动,频率要均匀。
压揉
定义:通过手臂和手掌的上下摆动,使手指尖在弦上富有弹性、一松一紧地压弦而产生音波。
特点:音色圆润,富有共鸣感,突出二胡本身的韵味。
操作:手指按弦后,通过手腕带动手指有节奏地对琴弦施加压力,力度要适中。
滑揉
定义:通过手臂带动左手虎口和手指在琴杆和弦上做整体滑动,使音波形态带有独特的腔韵及律动的特性。
特点:表现特定音乐风格和特殊音乐效果。
操作:手臂带动左手虎口和手指整体滑动,保持手指与弦的交角不大于45°。
抠揉
定义:根据乐曲情绪和意境需要而采用的特定探弦方法,改变音过程的刚性,使弦的张力变化达到最大值。
特点:产生音响所独具的紧张与张力。
操作:手指按弦后,通过手腕和手指的屈伸动作,使弦的张力变化达到最大值。
快揉
定义:又称“颤指”,是手指不断颤动,使琴弦的张力跟着发生松紧变化,产生起伏的音波振动。
特点:音响效果不如慢揉动听,但运用较为普遍。
操作:手腕受小臂支配,作规则性的连续抑扬动作,手指在弦上作一压一松的匀速颤动。
慢揉
定义:又称“吟音”,是左手某一手指控在弦上,并以腕关节为轴,使整个手掌作连续规则的弧形扇动。
特点:声音柔和徐缓,富有歌唱性。
操作:手腕带动手指作连续规则的弧形扇动,幅度比快揉大。
揉弦的支点
定义:手腕是支撑手掌活动的力点,也是将手臂的力传导到手指的中转站,但不能作为揉弦时手掌摆动的支点。
操作:揉弦的支点应在虎口的左侧、拇指的根部,保持所有手指伸曲、和按内弦时的高度灵活。
手掌的重力
定义:手掌作上下运动时,要重视手掌下落的重力作用,体现放松程度。
操作:学会借用手掌的重力揉弦,使声音更加自然放松。
通过掌握这些揉弦技巧,演奏者可以更好地表现音乐的韵律和情感,使二胡的演奏更加丰富多彩。建议在实际演奏中,根据乐曲的需要和个人的风格,灵活运用不同的揉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