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贾跃亭事件始末如下:
乐视的崛起
2004年:贾跃亭创立乐视网,聚焦内容,广纳版权,用户日增,成为行业先锋。
2010年:乐视登陆资本市场,市值攀升。
2012年:推出超级电视和乐视手机,以“打破边界,生态化反”为理念,引发业界震动。
2014年:贾跃亭赴美,创立法拉第未来(FF),专注电动汽车领域。
乐视的危机与崩溃
2016年:乐视资金链断裂,出现大面积债务危机。
2017年:乐视陷入绝境,业务停滞,员工讨薪,供应商追债,股价暴跌,最终破产重组。贾跃亭滞留美国,被称为“下周回国”的笑谈。
2018年:乐视正式破产重组,贾跃亭的债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贾跃亭的债务与未来
巨额债务:贾跃亭欠下122亿债务,多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限制高消费。
FF的发展:贾跃亭在美国专注于FF的发展,但至今仍未实现量产。
员工的坚守:乐视在没有老板的情况下,依靠400多名员工自给自足,成功盘活。
事件的后续影响
法律执行:2025年2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恢复执行乐视控股、乐视移动及贾跃亭约5.34亿元的债务。
市场反应:乐视的债务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贾跃亭的信誉受损,多次承诺尽责到底,但未能完全履行。
总结:
贾跃亭通过乐视网创立了互联网视频行业的辉煌,但由于过度扩张和资金链断裂,乐视帝国最终崩塌。贾跃亭本人背负巨额债务,远赴美国发展电动汽车公司FF,但至今未能解决债务问题。乐视的剩余员工在没有老板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试图通过《甄嬛传》的版权和自嘲式的营销手段盘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