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于1956年创立的教育目标分类框架,主要用于教学目标的系统化设计。该分类法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三大领域,并在认知领域进一步细分为六个层次,具体如下:
一、三大领域划分
认知领域 - 涵盖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侧重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培养。
- 例如:记忆历史事件、解释科学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等。
情感领域
- 包括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五个等级,关注态度形成、价值观念和情感反应的培养。
- 例如: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对团队合作的积极态度等。
动作技能领域
- 涉及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六个阶段,强调身体协调性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 例如:实验操作规范、体育运动技能等。
二、认知领域六层次解析
知识(Remembering)
- 基础层次,指对事实、概念、原理的回忆和识别,如背诵公式、列举历史事件等。
- 关键动词:定义、陈述、回忆、匹配。
领会(Understanding)
- 初步理解层次,包括解释、归纳、概括等能力,如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总结文章要点等。
- 关键动词:解释、辨别、概括、重述。
应用(Applying)
- 将知识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如运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模拟实验操作等。
- 关键动词:计算、操作、演示、实践。
分析(Analyzing)
- 分解整体为部分并理解结构的能力,如分析文章结构、识别因果关系等。
- 关键动词:分解、说明、推理、鉴别。
综合(Composing)
- 整合零碎知识创造新模式或结构的能力,如撰写报告、设计实验方案等。
- 关键动词:创造、编写、设计、整合。
评价(Evaluating)
- 对信息、观点或方法进行判断和评估的能力,如批判性分析论点、评估解决方案有效性等。
- 关键动词:评价、对比、证实、批判。
三、分类法的意义与应用
教学设计: 帮助教师明确各阶段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学活动。 学习评估
学科整合:促进跨学科教学,如科学实验中融合数学应用与情感态度培养。
该分类法自提出后,对全球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应用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教师培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