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局级是中国公务员体系中的一个行政级别,其具体定位和范围如下:
一、行政级别定位
属于厅局级 司局级是厅局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厅、局、地市级机构平级。例如:
- 国家部委的司局级单位(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司局)与省厅、市局属于同一行政级别;
- 地级市(如某市教育局局长)的行政级别也是正厅级。
与省部级、国家级干部的对应关系
- 正司局级(如省长、部长)为正部级;
- 副司局级为副部级。
二、主要任职范围
司局级干部通常担任省级、地市级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例如:
中央部委: 司局级单位负责人(如国家卫健委司长); 地方机构
三、职级与行政级别的区别
职级:指职务名称(如局长、处长),与行政级别(如正厅级)存在对应关系;
行政级别:反映资历和待遇,如正司局级对应十三级至八级公务员。
四、常见误区说明
“司局级”与“地市级”的关系
司局级包含地市级机构,但两者并非完全等同。司局级是职务层次,地市级是行政区域划分,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司局级”与“厅局级”的关系
在中央层面,司局级(如部委内设机构负责人)与厅局级(如省厅、部局)平级;在地方层面,地级市机构通常称为“局”,与省级机构形成层级关系。
五、总结
司局级是介于部级与科级之间的重要行政级别,覆盖中央部委和地方行政机关,承担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核心职责。其职级与行政级别需结合具体岗位和地区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