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性侵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提高公众意识、教育、法律和政策支持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正确认识未成年人性侵害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都是儿童,性侵害包括违背其意志的强行性行为、利用其不知情、不理解或未达到性自主年龄的情况下实施的与性有关的行为。
打破未成年人性教育误区
男孩和女孩都有可能遭受性侵害。
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有遭受到性侵害的可能性。
性侵者70%以上都是熟人。
性侵者有时也会利用贿赂、诱骗、关爱等手段。
孩子无法一直处在远离各种伤害的“真空”中。
如何防范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
重视防性侵教育,教会孩子认识自身隐私部位,别人不能摸、不能碰,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尊重他人的身体界限,不随意触摸他人的隐私部位。
提醒孩子外出尽量结伴而行,选择安全路线,不去荒僻的野外或酒吧、KTV、歌舞厅等不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外出不与陌生人搭腔,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独自在家时,关好门,拒绝陌生人进屋。
告诉孩子独自乘坐网约车、出租车时,上车前要将车牌号、行车路线等信息发给家人,途中随时发送自己的位置。
提高辨别能力,防止熟人作案
性侵害案件大多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这些熟人通常是孩子最熟悉、最信任、最尊重、最亲近和最依赖的人。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隐私部位不能碰,衣服背心、裤衩遮盖的部位不许别人看、不许别人触摸。
尽量和朋友、同学结伴而行,不独自走夜路或者进入偏僻场所,不去过街天桥隧道、娱乐场所周边等危险多发地带。
小恩小惠不能要,不能贪图便宜接受他人的食物饮料或者财物,防止掉入坏人设下的圈套。
不良信息不去看,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去看淫秽色情的网站,平时也不要出入迪厅、酒吧、夜总会等场所,抵制不良信息。
如何应对性侵害
保留证据,一旦不幸遭遇性侵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留存证据,可以采取拍照、录音等方式进行,对于体液、毛发、皮屑、通信记录等证据进行保留。
被侵害后,不要擅自洗澡、洗衣物、收拾房间、扔东西等等。若是熟人作案,要保留好通话、通信记录,若是对方事后威胁、收买等,也要留下相关证据。
法律和政策支持
对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特别是性侵犯罪,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不贷。
开展专项行动,排查学校等机构从业人员性侵犯罪记录并清退涉案人员。
将性侵害犯罪人员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能够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
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编写防性侵教育教材和教案。
对性侵未成年人的累犯应当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尽量减少再犯的可能性。
对于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如性侵该未成年人的,一律应当从重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当顶格处罚。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未成年人性侵害的发生,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