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的处理方法可分为清洗、预处理、切割、烹饪和保存等步骤,具体如下:
一、清洗
浸泡 将竹荪放入清水中浸泡20-30分钟,期间换水1-2次,以去除表面泥沙和杂质。若竹荪较脏,可用温水(40℃左右)加盐浸泡15-30分钟,再反复漂洗。
搓洗
浸泡后用手轻轻搓洗菌柄和菌裙,确保泥沙被彻底清除。长裙竹荪的菌裙较厚,需特别注意根部和小白圈的清洗。
漂洗
用流动水多次漂洗,直至水变清澈。黑色或发黄的竹荪可加盐揉搓后漂洗,去除异味。
二、预处理
去皮
剪去竹荪的硬表皮(可用刀背轻拍或手指撕去),使肉质更嫩滑。 *注意*:竹荪表皮含草酸,需充分浸泡和清洗,避免残留。
去菌盖和根部
剪除菌盖(封闭端)和菌柄末端的白色小圈(菌托),减少生涩味并提升口感。
三、切割
根据烹饪需求将竹荪切成片或丝,厚度通常为0.5-1厘米。
四、烹饪
焯水
煮沸后加入少量白醋或盐,焯水1-2分钟可保持竹荪洁白。
炒/煮/凉拌
- 炒菜: 快火翻炒,搭配蒜末、姜片提香。 - 煮汤
- 凉拌:焯水后过凉,搭配生抽、醋汁等凉拌。
五、保存
短期保存 - 冷藏:
未食用完的竹荪可放入保鲜袋冷藏,需在3天内食用完毕。
- 冷冻:切块后密封冷冻,可保存3个月。
长期保存
干燥处理(晾晒或烘干)后,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六、小贴士
选择竹荪时,菌盖完整、菌裙厚实、无霉变的为佳。
烹饪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变黄或失去脆嫩口感。
若竹荪发黄,可用白醋或柠檬汁浸泡后焯水恢复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