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徐悲鸿简介及作品

59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是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美术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画圣”“现代中国绘画之父”。以下是其核心信息及代表作品的梳理:

一、生平与教育背景

早年经历

- 1895年7月19日出生于江苏宜兴,自幼承袭家学,1905年随父习画,1916年考入震旦大学法文系,1919年赴法国留学,先后在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

教育贡献

- 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曾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等校教授,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

二、艺术成就与代表作品

绘画风格与主张

- 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主张将西方写实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绘画,强调解剖结构与光线造型。

- 以现实主义为核心,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代表作包括《愚公移山图》《奔马图》《八骏图》等。

历史画与人物画

- 《田横五百士》开创中国历史画新风格,通过油画形式表现历史事件。

- 人物画以写实著称,如《负伤之狮》《象鼻山》等。

花鸟与风景画

- 花鸟画简练明快,如《漓江野渡》《鱼鹰》等。

- 风景画注重意境表达,代表作包括《彩霞》《黄山》。

三、其他重要信息

书法造诣:

曾得康有为指点,行书结体稚拙,有儿童体韵致。

收藏与遗愿:1954年将1200余件书画作品、1万余件图书捐献给国家。

社会活动:抗战期间以画作筹赈,参与民主运动。

四、历史地位与影响

徐悲鸿在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推动传统国画改良,与张书旗、柳子谷并称“金陵三杰”。其作品至今仍对写实主义、中西融合的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