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四大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机构,其组成存在不同说法,但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为以下两种主流观点:
一、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应天书院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是五代后晋时期由杨悫创办,北宋景德三年(1009年)升格为府学,后改称“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成为“南京国子监”,是北宋最高学府。
岳麓书院
位于湖南省长沙岳麓山,由朱洞于北宋开宝六年(970年)创建,是湖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书院,南宋朱熹曾在此讲学。
白鹿洞书院
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是江南地区重要书院,南宋朱熹重建并主持学术活动,与岳麓书院并称“南岳、东岳”,有“中国第一书院”之称。
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建寺,宋代改为书院,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二、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
部分资料将石鼓书院列为四大书院之首,认为其历史最悠久(唐元和五年建校,1200年历史),但这一说法更多见于民国时期的文献。
总结
两种说法的核心差异在于是否将石鼓书院纳入四大书院。若以历史地位和官方影响为标准, 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是更广泛认可的组合;若以建筑历史或地域特色为划分依据, 石鼓书院也可被列为四大书院之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