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二级防控是什么标准

59

二级防控是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的重要级别,主要用于应对具有中等风险感染性疾病。其标准和管理要求如下: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以下情形:

接触感染源人员:

包括进入隔离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工作人员,接触病人标本、分泌物、排泄物及使用过的物品和尸体;

医疗操作人员:

如转运病人、手术人员等;

高风险环境工作者:

在普通病区长期工作但可能接触感染风险人员者。

二、防护标准

需穿戴标准防护装备:

基础防护:

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工作帽;

进阶防护:

根据感染风险,可能需加穿防护服、护目镜、呼吸防护装备等。

三、管理要求

手卫生: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个人防护培训:

工作人员需掌握防护技能及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环境管理:

保持工作区域清洁,定期消毒医疗设备、物品及环境表面;

医疗废物处理:

按规范分类、包装、暂存及处置,防止交叉感染。

四、与其他防控级别的区别

一级防控(标准防护):适用于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的接触者,防护要求更严格;

三级防控(监测预警):针对不明原因疾病、新发传染病等,侧重监测与预警。

五、注意事项

不同机构可根据感染风险调整防控级别,但需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规范。例如,糖尿病二级预防属于疾病预防范畴,与感染防控的二级标准无直接关联。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指南及公共卫生部门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