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59

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是博物馆最珍贵的文物集合,以下为综合权威信息整理的十大镇馆之宝及详细介绍:

一、红陶兽形壶(大汶口文化)

出土地点:泰安大汶口遗址(约公元前4400年)

文物特征:仿生陶器,造型似猪,通长22.3厘米,体宽14.5厘米,足高7.9-8.4厘米,背部有把手,尾部呈筒形口,反映新石器时代家畜饲养业发展

二、蛋壳黑陶高柄杯(龙山文化)

出土地点:日照东海峪(约公元前2000年)

文物特征:蛋壳陶胎,最薄处不足0.3毫米,高17厘米,口径11.7厘米,器型规整,薄脆如蛋壳,代表中国远古制陶巅峰

三、亚醜钺(商代)

出土地点:青州苏埠屯遗址(约公元前1600年)

文物特征:青铜钺,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口部铭“亚醜”二字,作透雕人面纹,是商代礼仪重器

四、颂簋(西周)

出土地点:曲阜鲁国故城(约公元前771年)

文物特征:青铜器,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内底和器盖铭文精美,是周宣王时期的礼器

五、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汉代)

出土地点:银雀山汉墓(约公元前197年)

文物特征:竹简,共201根,出土于银雀山1号汉墓,与《孙膑兵法》同墓,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六、东平汉墓壁画(汉代)

出土地点:东平(约公元前150年)

文物特征:西汉晚期壁画,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填补山东地区汉代壁画墓空白,研究丧葬制度及绘画史价值高

七、九旒冕(明代)

出土地点:未知(推测为山东地区)

文物特征:明初亲王冕冠,实物保存完好,是唯一存世的明初亲王冕冠,象征权力与礼制

八、郑燮双松图轴(清代)

出土地点:未知(推测为山东)

文物特征:郑燮代表作,纵201厘米,横101厘米,以松树为题材,笔法遒劲,展现清代书画艺术巅峰

九、鲁国大玉璧(战国)

出土地点:曲阜鲁国故城(约公元前279年)

文物特征: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战国时期玉璧中形制最大,兼具祭祀、礼制功能,体现战国玉器工艺水平

十、银雀山《孙子兵法》竹简(汉代)

出土地点:银雀山1号汉墓(约公元前197年)

文物特征:竹简内容涵盖兵法战略,与《孙膑兵法》同墓出土,是中国古代军事文献瑰宝

补充说明

陈列布局:十大镇馆之宝分布于博物馆二层6-9展厅,建议按路线顺序参观。

文化价值:这些文物涵盖新石器时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