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准备阶段
论文提交
提前两周将经指导老师审阅并签署意见的论文一式三份(正本、副本、草稿)提交给答辩委员会,同时附上提纲和草稿。
资格审查
确认完成规定课程、学分达标,并通过导师签字同意参加答辩。
熟悉材料
复习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及关键论据,准备回答可能的问题。
二、答辩现场流程
开场陈述(15分钟)
- 介绍个人背景、研究目的、论文选题意义
- 概述主要论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注意时间控制,突出核心价值。
主答辩老师提问
- 提出3-5个针对性问题(如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结论合理性)
- 允许10-20分钟准备时间,现场作答
- 其他评委可能插问,需灵活应对。
其他评委提问(可选)
- 部分答辩会包含其他评委提问环节。
三、后续环节
答辩委员会评议
- 依据论文质量、答辩表现综合评定
- 讨论是否通过答辩,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结果反馈
- 主答辩老师总结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 具体成绩通常不在场宣布,但会说明是否通过。
四、注意事项
时间管理
- 开场陈述控制在15分钟内,每个问题回答时间不宜过长。
- 答辩前用计时器练习,避免超时。
资料准备
- 携带纸质版论文,方便查阅;准备空白纸张记录问题。
- 着装规范,全程开启摄像头录制。
心态调整
- 保持自信,遇到问题先思考再回答
- 若不确定答案,可请求老师解释或补充。
五、补充说明
不同学校可能略有差异,例如:
部分学校会在答辩后安排指导老师一对一交流;
若未通过,需根据反馈修改论文后重新组织答辩。
建议以本校官方发布的流程为准,并提前与指导老师沟通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