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于1919年出版。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故事,探讨了理想与现实、艺术与世俗生活之间的冲突和抉择。
故事梗概
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位在伦敦工作的证券经纪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然而,在四十多岁时,他突然被艺术的热情所驱使,决定放弃一切,包括工作和家庭,去巴黎追求绘画梦想。他的这一决定让周围的人感到震惊和不解,但他却毫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在巴黎,斯特里克兰德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常常为了生存而挣扎。艰难生活并没有让他放弃艺术追求,他无视所有世俗的眼光,内心世界只有“画画”,别无他物。后来,幸得施特略夫相救,而施特略夫夫妇因斯特里克兰而陷入悲剧,勃朗什爱上了斯特里克兰并因此离开了施特略夫,最后选择自杀。
斯特里克兰德离开了巴黎,前往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创作环境,与当地的土著女子爱塔生活在了一起。在塔希提岛上,斯特里克兰德创作出了他最伟大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然而,在他去世之前,他的作品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故事的结尾处,斯特里克兰德在塔希提岛上度过了他最后的岁月,他的画作在他去世后被一位年轻的画家发现,并得到了艺术界的赞誉。
主题与象征
小说以“月亮”象征高远的理想与精神追求,“六便士”则代表世俗的物质生活与平庸生活。斯特里克兰德对艺术的狂热超越了一切的世俗价值,如同追逐遥不可及的月光。他的选择挑战了社会对“成功人生”的定义,引发对“人为何而活”的终极追问。毛姆通过对比,批判了物质主义对灵魂的禁锢,同时也探讨了艺术与道德、自由与责任、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问题。
人物塑造
小说中除了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外,还塑造了其他一些具有鲜明个性和复杂内心的人物,如斯特里克兰德的妻子、情人、朋友等。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纠葛、情感冲突,也为小说增加了更多的戏剧性和深度。
社会影响
《月亮与六便士》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情节吸引着各国读者。它不仅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探讨艺术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经典之作。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和歌剧,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总结
《月亮与六便士》通过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经历,深刻地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牺牲现有的幸福。这部小说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反复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