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珙桐 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现为中国唯一分布的“植物界大熊猫”,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杏
古老的孑遗植物,金秋叶景致著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桫椤
赤水河等河谷特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与银杏、银杉并称“植物界三大国宝”。
银杉、秃杉
起源于贵州的裸子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南方铁杉、黄枝油杉
赤水河特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龙骨马尾杉
四川、云南特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四季金花茶
广西特产,常绿灌木,花期长且全年可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毛柄木樨
四川省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国家二级保护。
贵州苏铁
赤水河特有,个体稀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三、其他珍稀濒危植物
阳春蜘蛛抱蛋、线柱蜘蛛抱蛋: 首次在中国亮相的新种,属蜘蛛植物科,国家一级保护。 泰宁鼠尾草
四、典型珍稀植物群落
云南勐巴娜西珍奇园 汇集千年古榕、三角梅、桫椤等珍稀植物,包含佛教文化象征的菩提树和地涌金莲。
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成果展
展出望天树、毛柄木樨等3000余号植物中的8种珍稀濒危物种,涵盖附生植物、蕨类等。
五、珍稀植物的价值
生态价值: 部分植物(如桫椤)对研究生态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 药用价值
文化价值:佛教文化中的菩提树、地涌金莲等承载深厚宗教内涵。
以上分类综合了植物学特征、保护等级及文化意义,部分物种如珙桐、桫椤等因独特性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