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劳动合同终止

59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由于法定事由的出现而使劳动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消亡,即劳动法律关系的结束。依法终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终止劳动关系,并且履行法定终止程序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期满的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终止的例外情形

尽管上述情形可以导致劳动合同终止,但《劳动合同法》第45条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况:

劳动合同期满,但有本法第42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这些情形包括: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归于消灭。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有关手续,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或其他待遇。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责任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须承担恢复劳动关系或支付赔偿金的法定责任。

总结

劳动合同终止必须遵循法定原则,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不得另行约定或规定。用人单位在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留存相关凭证或固定原因证据,并根据规定支付相关经济补偿或其他待遇。同时,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将面临法律责任。

建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终止劳动合同时,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