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ebitda全部债务比

59

EBITDA全部债务比是衡量企业财务杠杆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及要点如下:

一、计算公式

$$

\text{EBITDA全部债务比} = \frac{\text{全部债务}}{\text{EBITDA}}

$$

其中:

EBITDA=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 利润总额 + 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 固定资产折旧 + 摊销(包括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

全部债务= 包括短期贷款、长期贷款、应付账款等有息负债及无息负债。

二、核心要点

EBITDA的构成

EBITDA剔除了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的影响,反映企业核心运营盈利能力。计算时需注意:

$$

\text{EBITDA} = \text{利润总额} + \text{利息支出} + \text{折旧} + \text{摊销}

$$。

总债务的范畴

全部债务不仅包括传统金融机构的有息贷款,还包含应付账款、合同负债等无息负债。需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负债”项目获取数据。

比率分析

- 健康水平:

一般认为该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例如:

- 国际标准:≤4(即EBITDA为100亿时,有息债务≤400亿);

- 保守标准:≤3;

- 风险提示:若比率突然升高(如从6.67倍增至23.35倍),可能暗示盈利质量下降或债务负担过重,需关注是否存在粉饰债务或经营风险。

三、应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债务融资决策:投资者通过该比率评估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辅助判断再融资可行性;

信用评级:银行等机构常用该指标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参考;

行业对比:不同行业因经营特性差异,该比率需结合行业平均水平分析。

(注:部分公开资料中提到的“总债务/EBITDA”与“有息债务/EBITDA”存在差异,前者包含所有负债,后者仅限有息负债,需根据具体分析需求选择适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