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

59

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这三种柱式是古希腊建筑的核心特征,对西方建筑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起源与流行

多立克柱式是最早出现的柱式,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主要流行于希腊本土和西西里岛。

特点

- 柱身:

粗壮无柱基,直接立于台基,柱身有20条浅凹槽,边缘锋利。

- 柱头:由方形顶板和圆形垫石(echinus)组成,无装饰。

- 比例:柱高与底径比例为4-6倍。

代表建筑

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Parthenon)是多立克柱式的经典代表。

二、爱奥尼亚柱式(Ionic Order)

起源与流行

爱奥尼亚柱式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流行于小亚细亚和爱琴海岛屿。

特点

- 柱身:

较纤细,柱础为多层圆盘,柱身有24条深凹槽,凹槽间以平条分隔。

- 柱头:饰有螺旋形卷涡(volute),形似羊角,装饰性强。

- 比例:柱高与底径比例增大,整体呈女性体态。

代表建筑

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采用爱奥尼柱式。

三、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起源与流行

科林斯柱式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最早见于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

特点

- 柱身:

比爱奥尼柱更纤细,柱础为圆盘与凹弧组合的三阶造型。

- 柱头:以茛苕叶纹(acanthus)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装饰性极强。

- 比例:柱高与底径比例进一步增大。

代表建筑

雅典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科林斯柱式。

四、补充说明

功能与美学:

三大柱式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体比例与自然美的追求,多立克象征力量,爱奥尼代表优雅,科林斯则追求极致的装饰性。

历史影响:这三种柱式不仅用于神庙建筑,还影响了后世西方建筑的发展,如罗马万神殿的科林斯柱式变体。

通过这三大柱式,古希腊建筑师成功地将石材的永恒性与人体流动性结合,奠定了西方建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