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根据中国及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准,垃圾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可回收物
指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弃物,主要包括:
废纸类:报纸、纸箱板、图书、杂志、未受污染的包装纸、利乐包装牛奶袋、饮料盒等;
塑料类:饮料瓶、塑料餐具、泡沫塑料、塑料袋、硬塑料制品等;
玻璃类: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
金属类:易拉罐、罐头盒、金属厨具、餐具等;
织物类:桌布、衣服、书包等。
注意事项:部分物品需清洗晾干(如纸张、塑料)或单独分类(如水溶性纸张不可回收)。
二、厨余垃圾(湿垃圾)
指易腐烂的有机废弃物,主要包括:
熟厨余:剩菜剩饭、骨头、菜叶、果皮等;
生厨余:蛋壳、茶渣、鱼刺等;
其他:用过的筷子、食品包装材料等。
处理方式:通过生物技术堆肥处理,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三、有害垃圾
指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弃物,需特殊处理,主要包括:
电池类:蓄电池、纽扣电池等;
电子废弃物:废旧电脑、手机、荧光灯管等;
化学物品:过期药品、化妆品、杀虫剂、油漆桶等;
其他:含汞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处理要求:需单独收集、运输,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其他垃圾(干垃圾)
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外的其他废弃物,主要包括:
难以回收物: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
不可回收物:被污染的纸张、塑料、玻璃等。
处理方式:多采用填埋、焚烧或生物分解(如蚯蚓发酵)。
补充说明
不同地区对分类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例如:
德国:将塑料分为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等更细致类别;
澳大利亚:采用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分类方式。
建议根据当地最新政策进行分类,同时注意减少垃圾产生,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