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和生长习性的植物,其主要特点如下:
高大的乔木:
榕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高度可达15-25米,胸径可达50厘米,冠幅广展,形成一片广阔的树冠。
气根:
老树常有锈褐色的气根,这些气根从树枝上向下生长,悬垂在空中,最终扎入土壤中,形成支柱根,支撑树冠,有时甚至能形成“独木成林”的景观。
树皮与叶子:
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全缘。叶脉清晰,基生叶脉延长,侧脉3-10对。
榕果:
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直径6-8毫米,无总梗,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
生长环境:
榕树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在碱土中叶片黄化。不耐旱,较耐水湿,短时间水涝不会烂根。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除华南地区外多作盆栽。
观赏价值:
榕树的枝叶繁茂,树冠宽广,气根独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风水学上,榕树被认为属于阴性树种,容易招惹邪祟,因此不建议在家中、庭院内、住宅周围种植。
生态功能:
榕树有保洁空气的功能,能吸附粉尘,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氧气,制造芬多精,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榕树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强大的适应能力,在自然界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对环境改善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