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海关知识产权

59

海关知识产权是指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世界博览会标志、奥林匹克标志等知识产权实施的保护。这种保护旨在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口,维护国家正常对外贸易秩序,鼓励外贸企业公平竞争、合法经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海关知识产权执法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海关法》第44条规定,海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与进出境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实施保护;第91条规定,进出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的,由海关依法没收侵权货物。《海关保护条例》明确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范围是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商标权、著作权及与之有关的权利、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并具体规定了权利人申请备案、海关采取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措施、调查是否侵权、作出没收侵权货物决定的条件和程序等内容。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现状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执法机构主要包括海关总署、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三个层级。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下设的知识产权保护处是海关总署负责知识产权执法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受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和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模式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包括依职权保护和依申请保护两种模式。依职权保护是指海关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进出口货物涉嫌侵犯已在海关备案的知识产权时,主动通知权利人,按权利人的申请扣留货物并进行调查处理。依申请保护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向海关提出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请,海关根据申请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备案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系统于1997年启用,系统具有在线查询备案、提交备案申请等多个功能。进行知识产权海关备案是降低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成本、便利维权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海关采取主动保护措施的前提条件。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尽管我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相关法律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以及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都促使知识产权新类目不断涌现,新型知识产权的出现同时要求边境保护标准的提升。此外,海关执法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不足,商号权等权利尚未纳入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范畴,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建议:

完善法律规范:

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科技创新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需求。

加强部门协作:

加强海关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提升执法能力:

加强海关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执法能力和效率。

推广备案系统:

进一步推广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系统,简化备案流程,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

关注新型知识产权:

关注新兴知识产权的发展,及时更新保护措施,确保所有类型的知识产权都能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