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指引目的
促进商业银行审慎经营。
完善授信工作机制。
规范授信管理。
明确授信工作尽职要求。
授信定义
授信是指对非自然人客户的表内外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等表内授信,以及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外授信。
授信按期限分为短期授信(一年以内,含一年)和中长期授信(一年以上)。
授信工作相关人员
授信工作指商业银行从事客户调查、业务受理、分析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与问题授信管理等各项授信业务活动。
授信工作人员指商业银行参与授信工作的相关人员。
尽职要求
授信工作人员应按照本指引规定履行最基本的尽职要求。
授信工作尽职调查指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授信工作人员对授信工作人员的尽职情况进行独立地验证、评价和报告。
回避制度
授信工作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关系人申请的客户授信业务,应申请回避。
全面覆盖性
《指引》确立了我国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的全面覆盖性,从授信的前、中、后台的全过程对尽职行为予以制度规范。
指引共分7章57条,从授信的客户调查和业务受理、授信分析和评价、授信决策与实施、授信后管理和问题授信管理等四个方面对授信尽职作了详细的规定。
风险提示
《指引》列出了近200条风险提示,主要包括主要授信种类的风险提示、客户基本资料清单提示、授信业务特点分析风险提示、非财务因素分析风险提示、格式合同文本主要条款提示和预警信号风险提示等,突出了授信工作尽职的全面性。
尽职调查制度
借鉴巴塞尔委员会的监管理念及国外银行监管的有效做法,要求各商业银行建立授信业务岗位职责和建立贯穿业务发起、决策、授信实施后管理以及问题授信等的全过程的授信尽职调查制度,对授信业务进行调查、监控、制衡和纠偏,以进一步增进授信业务决策的科学性。
这些内容旨在规范商业银行的授信工作,确保授信过程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