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明确财产归属、债务承担等事项而签订的书面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其核心要素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协议的核心要素
明确财产范围 需详细列明婚前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等)和婚后共同财产(如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并注明取得时间(婚前/婚后)。 例如:
- 房产:明确具体地址、产权证号及登记人;
- 股权:注明公司名称、权属清单;
- 债务:区分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
约定财产归属
可选择以下三种方式:
- 全部归一方所有;
- 部分归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 通过“加名”方式调整共有份额。 注意:需避免仅约定部分财产归一方所有,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显失公平。
债务承担条款
明确共同债务(如房贷、信用卡)和个人债务的承担方式,建议设立追偿条款,防止一方债务影响另一方财产。
其他重要条款
- 不可撤销性: 协议需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得违反法律,否则可撤销; - 溯及力
- 变更与解除:约定财产变更或协议解除的条件。
二、法律效力的前提条件
自愿原则:双方需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不存在欺诈、胁迫;
合法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序良俗,如不得约定逃避赡养义务;
形式要求:需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无效。
三、注意事项
公证的必要性 公证并非生效要件,但可增强证据效力,尤其在纠纷诉讼中更易被法院采信。若对协议执行有较高要求,可考虑公证。
避免常见陷阱
- 赠与性质: 明确约定为共同财产而非赠与,避免因撤销权主张失效; - 模糊表述
财产变动管理 婚后新增财产应及时补充协议,重大财产处置需双方同意。
四、签订建议
充分协商:
建议夫妻双方多次沟通,确保条款符合双方意愿;
专业咨询:复杂财产(如企业股权、知识产权)需法律专业人士审核;
动态调整:协议应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婚姻生活变化。
通过以上要素和注意事项的规范,婚内财产协议可有效保障夫妻财产权益,减少婚姻纠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