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税怎么计算

59

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个税的核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成本、费用及损失 - 起征点

$$

收入总额:

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

成本、费用及损失:

需扣除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成本)、费用(如租金、水电费)及损失。

起征点:

自2025年1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的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

二、应纳税额计算

应纳税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后,再扣除速算扣除数得出:

$$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times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个体工商户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综合所得):

| 级数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 1 | 3% | 0 |

| 2 | 10% | 2100 |

| 3 | 20% | 14100 |

| 4 | 25% | 26600 |

| 5 | 30% | 44100 |

三、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

适用于能规范核算的个体工商户,需按年度计算应纳税额。

核定征收:

适用于无法规范核算的小型个体工商户,分以下两种:

- 定期定额征收:按核定经营额或销售额计算,公式为:

$$

月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 \frac{月核定经营额 \times 所得率 \times 12 - 60000}{12}

$$

(2025年1月1日前开业)

- 核定所得率征收:按实际经营额和核定所得率计算,公式为:

$$

本期应缴税额 = (累计实际经营额 \times 所得率 - 5000 \times 本年实际经营月份数) \times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四、注意事项

扣除标准:

从业人员工资扣除标准由税务机关确定(2024年统一为24000元/年)。

专项附加扣除:

可扣除社保、公积金等专项附加费用。

申报流程:

通过办税平台提交收入、成本等数据,系统自动计算应纳税额。

示例计算

某个体工商户2025年1-6月收入总额为120万元,成本、费用及损失为80万元,无其他扣除项:

1. 应纳税所得额 = 120万 - 80万 - 6万 = 34万

2. 应纳税额 = 34万 × 30% - 26600 = 76400元

若采用核定征收,月核定经营额为10万元,所得率为10%:

1. 月应纳税额 = (10万 × 10% - 5000) × 20% - 14100 = 2100元

2. 年应纳税额 = 2100元/月 × 6月 = 12600元

以上计算需结合具体经营情况选择适用方式,并确保合规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