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特性判断
透明度与颜色 - 纯净食用油呈透明状,而地沟油因混入杂质、色素或反复使用,通常浑浊、带沉淀物或呈暗黄色、棕色甚至黑色。
气味
- 正规油品有植物油特有的清香,地沟油则可能带有酸味、臭味或矿物油味,严重时会有刺鼻气味。
粘稠度与流动性
- 地沟油因杂质多、水分含量高,流动性差、粘稠度较大,加热后易产生分层或沉淀。
燃烧特性
- 点燃时正常油品无异响,地沟油可能因水分超标发出“吱吱”声或“噼叭”爆炸声,燃烧后可能有黑烟或焦糊味。
二、化学特性检测(需专业人员操作)
酸价与过氧化值
- 高酸价(≥400mg/kg)或过氧化值超标(≥10mg/kg)表明油品氧化酸败,可能为地沟油。
苯并芘等污染物
- 部分地沟油可能含有多环芳烃类物质(如苯并芘),需通过气相色谱等专业检测。
农药残留与重金属
- 可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如铅、镉)等指标,但需专业设备分析。
三、安全建议
选择正规渠道
- 购买时认准品牌、生产日期和包装完整性,优先选择超市、品牌旗舰店等渠道。
索要证明文件
- 要求商家提供进货发票、检验报告等文件,确保油品来源可追溯。
避免低价异常油品
- 地沟油常以低价销售,若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需谨慎购买。
小量尝试与观察
- 取少量油滴于手掌摩擦后闻气味,或少量品尝(注意安全),异常口感(如酸、焦苦)需立即丢弃。
四、应急处理
若怀疑食用油为地沟油,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联系商家: 要求退换货或赔偿; 向监管部门举报
保留证据:保存油瓶、包装、购买凭证等,便于后续维权。
提示:若已误食疑似地沟油,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