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关键要素:
指导思想
以省市育人工作座谈会要求为指导,围绕校长读书会精神,以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纲,提高教师素养,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优化知识结构,建立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教师队伍。
工作目标及重点
树立终身学习、为生服务、立德树人的意识。
探索“知心课堂”,提高课堂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跟踪教师制定的专业发展规划,努力达到目标值。
配合学校特色项目,收集并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
深层探究课题研究和结题工作,共同成长。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争创学习型学校,打造科研型、学习型、学者型教师团队。
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科学、高效和谐的发展。
工作措施
加强师德教育,构建和谐队伍,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践探索“知心课堂”,强化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提高课堂实效。
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教师熟练掌握一体机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开展个性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廉洁从教。
注重培训教师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使全体教师能够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星等优秀教师群体。
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教师。
培训内容
师德师风培训。
教学理论培训。
教育教学主题研讨。
教师读书分享交流。
个性化教育理论与活力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教育空间设计、教育博客、论坛平台的使用。
微信公众号的建立与使用。
幼儿舞蹈编排技巧。
家园合作。
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暑假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和督查工作。
培训时间
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安排,例如某年8月25日至8月31日。
培养原则
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以学校培养为重点,校、级部、备课组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搞好本组教科研和注重教育、教学实际效果相结合的原则。
规范要求和不断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要求
每三年培养省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以上,校级骨干教师10人以上。
培养措施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章。
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全面的校本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