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矿泉水的执行标准,综合多个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主要执行标准
目前中国矿泉水的主要执行标准为 GB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该标准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替代了1995年旧版标准。其核心内容涵盖:
定义与分类 明确矿泉水为天然涌出或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地下矿水,根据矿物质含量分为偏硅酸矿泉水、锶矿泉水、锌矿泉水等类型。
界限指标
需至少满足以下9项指标中1项或以上:
- 锶≥0.2mg/L
- 偏硅酸≥25mg/L
- 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
- 游离二氧化碳≥250mg/L
- 溴化物≥1.0mg/L
- 硒≥0.01mg/L
- 锌≥0.2mg/L
- 碘化物≥0.01mg/L
- 硝酸盐≤20mg/L。
安全要求
包括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50CFU/mL)、放射性指标、重金属限量(如镉≤0.1mg/L)等。
二、其他相关标准
瓶装饮用水标准
执行标准为 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适用于纯净水类,与矿泉水标准有明显区分。
地方标准与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以“DB”开头,例如北京市标准DB11/T100-2015;
- 行业标准如QB/T 20264-2014《瓶(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为推荐性标准。
三、标准更新与修订
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版标准,主要变化包括:
将矿泉水分为天然矿泉水和人工矿泉水两类;
增加锑、锰、镍等3项限量指标,删除锂、锌、碘化物等4项;
调整溴酸盐限量至0.01mg/L;
增加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矿物油等污染物指标。
四、标签与包装要求
需标注产品名称、水源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执行标准号等信息,且包装需符合卫生标准。
注:
不同地区可能根据本地水质特点制定补充标准,建议消费者选择标注完整、认证合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