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和收购是企业在扩张中常用的两种资本运作方式,两者在法律后果、交易方式及风险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法律后果不同
并购 指通过合并、兼并等方式使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为一个新的法人实体,原公司权利义务由新公司承担。例如滴滴与快的合并后成立“滴滴出行”,原公司不再存在。
收购
通过购买股权或资产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被收购企业仍保持独立法人地位,原有债务由新股东承担(以出资额为限)。例如腾讯收购Supercell时,Supercell保持独立运营。
二、交易方式不同
并购
- 合并: 两个公司合并为一个新的法人实体,需通过股东会决议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 兼并
收购 - 股权收购:
购买目标企业的股份以获得控制权,分为要约收购、协议收购等。
- 资产收购:购买目标企业的具体资产(如设备、技术),不涉及股权变动。
三、风险特征不同
并购 风险较高,因需整合双方资源、文化差异,且通常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不佳时进行,可能面临重组失败的风险。
收购
风险相对较低,因被收购企业仍保持独立运营,但需关注目标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及整合成本。
四、其他核心区别
控制权与所有权: 并购涉及控股权转移(如51%以上股份),收购则通过股权比例获得控制权。 交易规模
法律程序:并购需严格遵循《公司法》等法规,程序复杂;收购程序相对简化。
总结:并购强调资源整合与风险共担,适合战略联盟;收购侧重快速获取控制权与资产,适合资本运作。实际中两者界限常模糊,统称“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