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伊战争期间中国的军火出口收入,综合权威资料可总结如下:
出口规模 1982-1986年,中国通过出口武器装备给伊拉克和伊朗,累计赚取外汇约45亿美元。其中,1986年仅靠坦克出口就实现10多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汇储备仅20亿美元,面临经济困境。两伊战争期间,中国以中立身份向双方出口武器,缓解了国内军工企业生产过剩和技术落后的问题,推动了中国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
与西方国家的对比
尽管中国从两伊战争中获利显著,但与美苏等西方国家相比,出口额仍属微不足道。例如,美国同期军火出口额达数千亿美元。
经济影响
这一时期,中国通过军火出口积累了大量外汇,为后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1985年,中国全年商品出口额仅150亿美元,而军工出口的贡献显著。
总结:
两伊战争期间,中国通过向伊拉克和伊朗出口武器装备,赚取了约45亿美元外汇,这一成绩对当时经济困境中的中国具有重大意义,但与全球军火交易额相比仍属较小规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