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学习方面
系统性不足 存在碎片化学习、缺乏融会贯通的问题,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不深,未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主动性欠缺
多为被动接受学习任务,未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缺乏“挤”与“钻”的自觉性。
学用脱节
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未能有效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
整改措施: 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坚持每日自学(如“学习强国”30分钟),丰富学习形式(案例分析、专题讨论); 深入研读党的创新理论,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长效机制。 二、党性修养与纪律规矩方面政治敏锐性不足
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识不深,存在“八小时以外”自我要求不严的问题。
宗旨意识淡化
服务群众意识薄弱,深入基层调研不足,工作中存在急躁情绪。
担当精神欠缺
推进工作缺乏韧劲,遇难退缩,习惯“按部就班”。
整改措施: 加强政治纪律教育,通过“政治谈话”“政治家访”提升规矩意识; 定期开展宗旨教育和党性教育,主动深入基层调研,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机制; 树立“钉钉子”精神,针对重点任务制定攻坚方案,增强执行力和创新意识。 三、工作作风与担当作为方面形式主义倾向
工作中存在急于求成、打折扣执行现象,对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任务执行不力。
创新意识不足
习惯传统工作模式,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服务群众能力弱
与群众沟通交流较少,未能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和意见。
整改措施: 精简工作流程,提高执行标准,对重要任务实行“销号管理”; 积极参与创新培训,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工作新方法; 建立定期走访群众制度,主动收集反馈,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四、组织生活参与度方面活动积极性低
参加党支部活动不够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
民主评议走过场
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认识偏差,未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整改措施:
提高对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主动承担批评与自我批评责任;
严格执行民主评议程序,广泛征求意见,建立评议结果公示机制。
以上整改措施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通过定期检查评估整改效果。建议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持续跟进,形成常态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