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确定,具体如下:
一、按伤残等级划分的标准
一级伤残 - 2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级伤残
- 25个月的本人工资
三级伤残
- 23个月的本人工资
四级伤残
- 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五级伤残
- 18个月的本人工资
六级伤残
- 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七级伤残
- 13个月的本人工资
八级伤残
- 11个月的本人工资
九级伤残
- 9个月的本人工资
十级伤残
- 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计发基数的计算规则
本人工资: 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 上限
下限:若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则按60%计算。
三、其他相关说明
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关系
- 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每年调整时,伤残补助金标准也会相应调整。
特殊情形
- 若工伤职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内平均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则按职工本人工资计算。
四、示例计算
若某职工月工资为8000元,统筹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000元:
该职工9级伤残时,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
$$9 \times 8000 = 72000 \text{元}$$
若统筹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0%为60000元,则实际按60000元计算:
$$9 \times 60000 = 540000 \text{元}$$
但上限为27个月的统筹平均工资:
$$27 \times 10000 = 270000 \text{元}$$
因此,最终补助金为270000元。
以上标准适用于全国统一规定,但具体执行可能因地区政策微调,建议以当地最新工伤保险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