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追诉期限的规定,综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及权威解读如下:
一、追诉时效期限的基本规定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以下期限不再追诉:
不满五年有期徒刑:
经过5年;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
经过10年;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经过15年;
无期徒刑、死刑:
经过20年。
特殊情形:若20年后仍需追诉,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追诉时效的起算与中断
起算时间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具体分为:
- 一般犯罪:
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
- 连续或继续犯罪: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中断情形
若在追诉期限内再犯新罪,前罪的追诉期限从后罪之日起计算。
三、追诉时效的特殊情形
立案后追诉时效停止
- 犯罪分子逃避侦查、审判的;
-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但司法机关未立案的。
连续或继续犯罪的计算
- 连续犯罪:从最后一个犯罪行为终了时开始计算;
- 继续犯罪:从行为终了时开始计算。
四、其他注意事项
法定最高刑的认定
以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最高刑为准,而非具体判决结果。
共同犯罪的追诉期限
需对共犯人分别评价,一般业务员仅对任职期间参与部分承担刑事责任。
以上内容综合了刑法条文及司法实践中的关键要点,确保对追诉时效的全面理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