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舰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标志性战舰,其历史地位和军事配置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信息
建造背景
定远舰是清朝政府于1880年向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购的“萨克森”级军舰,耗资约140万两白银,是清政府自主引进的铁甲舰。
尺寸与排水量
- 长度:94.5米
- 宽度:18米
- 满载排水量:7670吨
- 动力:两部水平式三汽缸蒸汽机,功率6200马力,航速14.5节。
装甲与武器
- 装甲:水线以下12英寸(305mm)、炮座304mm等厚,总重1461吨。
- 武器:4门克虏伯305mm后膛炮(分双联装炮塔)+2门150mm副炮,配备远射与近战火炮。
二、历史地位
亚洲第一巨舰
定远舰的吨位、火炮和装甲均达到当时亚洲顶尖水平,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
北洋水师旗舰
作为北洋水师的首舰,定远舰承担了舰队指挥与远洋作战任务,象征中国海军现代化起步。
三、关键事件
甲午海战中的惨败
1894-1895年,定远舰在威海卫遭日军鱼雷艇偷袭重伤搁浅,弹药用尽后,管带刘步蟾下令自沉,成为北洋水师覆灭的象征。
沉舰遗址与纪念
1912年后,定远舰残骸被掩埋海底,2019年在威海发现。山东省威海市设立“定远舰”景区,复原舰体并陈列历史文物,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历史意义
定远舰不仅是军事技术的集大成者,更承载了民族自强梦想。其失败暴露清廷腐败与军事落后,而其存在则激励后人探索国家富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