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为核心,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强军力量”主题,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活动,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责任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有机结合:
与学校德育、教学活动结合,发挥国防教育特点;
分层实施: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由浅入深安排内容;
形式多样:
采用讲座、班会、影视剧、演练等多种形式。
三、组织机构
成立县教育系统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育部门领导、学校校长、班主任等,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一)学校教育活动(长期开展)
课程设置 将国防教育纳入常规课程,每学期安排1-2节国防教育课,内容涵盖国旗、国徽、国防知识等;
体育课中融入军事技能训练,如队列、生存技能等。
主题活动
主题班会: 每月至少1次,围绕国防知识、历史事件等展开讨论; 知识竞赛
影视剧观看:组织观看《南昌起义》《闪闪红星》等影片,增强感性认识;
征文比赛:每学期举办1次,主题围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等。
环境营造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定期开展国防知识宣传;
举办国防教育图片展览、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二)社会宣传活动(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
全民国防教育日专项活动
主题宣传周: 每年9月15日至21日,开展防空警报试鸣、国防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等活动; 社区宣传
纪念活动
结合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特殊节点,举办爱国主义影片展、主题班会、读书演讲比赛等。
五、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
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开展教师培训;
实施阶段:
按计划开展课程、主题活动和社会宣传,注重形式创新和效果评估;
总结阶段: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反馈、成果展示等方式,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六、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经费保障:
落实活动经费,保障宣传、设备等需求;
评估机制:
建立评估体系,将国防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通过以上方案,系统推进国防教育,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宣传的合力,培养具有国防意识的新时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