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保障农民工工资

59

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措施包括: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与制度体系

制定和完善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责任、支付周期、支付方式等。

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要求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工前按一定比例缴存工资保证金到指定账户,作为应急支付资金。

强化合同管理

在工程项目招标环节,要求发包方将农民工工资支付条款纳入工程承包合同,明确约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施工企业在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详细注明工资相关条款,确保双方权益明晰。

规范工资支付流程

施工企业应设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专款专用,由发包方或建设单位按照工程进度将工程款中的农民工工资部分直接拨付到该专用账户。

企业根据农民工的考勤记录、工作量等按月编制工资表,通过银行代发工资,直接将工资发放到农民工个人银行账户,避免中间环节克扣或挪用工资现象。

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

劳动监察部门要定期对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巡查,检查工资支付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等。

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开通专门的投诉热线和网络平台,方便农民工及时反映工资被拖欠问题。一旦接到举报,劳动监察部门应迅速介入调查,责令拖欠方限期支付工资,并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开展宣传教育与培训

通过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增强企业依法支付工资的自觉性。

落实主体责任,细化部门监管职责

坚持市场主体负责、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压实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新闻媒体作用,强化举报投诉,实现多方共治。

明确工资清偿责任,实行全程监管

规定用人单位为工资清偿责任主体,明确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招用农民工、使用违法派遣的农民工、将工作任务发包等特殊情形下的工资清偿责任。

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必须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地方视情况约谈政府和部门负责人,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强化监管手段,确保工资支付

明确相关部门监督检查权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查询相关单位金融账户及房产、车辆等情况。

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些措施旨在从法律法规、合同管理、工资支付流程、劳动监察、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支付。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