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如下: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一级伤残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意识消失;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级伤残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不能工作;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明显职业受限;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职业种类受限;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各种活动降低;
不能胜任原工作;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
工作连续性不强,社交受限制,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九级伤残
工作能力下降,生活大部分被限制。
十级伤残
生活部分受限,工作能力有所下降。
赔偿标准
残疾赔偿金
根据伤残等级,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
计算方式: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20年再乘以相应的百分比系数。
其他赔偿项目
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
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交通费: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住宿费:当事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营养费: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丧葬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建议
在进行伤残等级评定时,应依据最新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或《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进行。
赔偿金额的计算应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具体伤情,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