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化的检查与整改,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以下是检查记录的关键要素及填写规范:
一、检查记录的核心内容
基本信息 - 检查时间:
年/月/日/时/分
- 检查人员:签名及所属部门
- 被检单位/区域:明确标注检查对象
检查项目与标准 涵盖消防、设备、电气、作业环境等多方面,例如:
- 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消防通道、器材、应急照明等)
- 设备运行状态(仪表、特种设备、防护装置等)
- 电气安全(线路老化、漏电保护等)
- 作业规范(动火作业、危险区域管理等)
检查情况记录
- 合格/不合格: 对每个项目进行判定 - 问题描述
- 处理措施: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整改情况跟踪 - 整改责任人:
明确整改负责人
- 整改期限:设定合理整改时间节点
- 整改结果验证:检查整改是否到位
二、填写规范要求
真实性与完整性 - 记录必须如实反映检查情况,不得随意篡改
- 每日检查需填写完整,长期未整改的问题需专项记录
格式规范
- 使用统一表格,包含检查项目、内容、结果等栏位
- 采用勾选(是/否)或文字描述两种形式
附件与存档
- 附上隐患排查记录、整改通知书等关联文件
- 定期归档,作为安全绩效考核依据
三、示例模板(部分内容)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 | 处理措施 | 整改期限 | 责任人 |
|------|----------|----------|----------|----------|----------|--------|
| 1| 消防设施 | 灭火器是否有效 | 未合格 | 更换过期灭火器 | 1周内 | 张三 |
| 2| 设备运行 | 车床防护罩缺失 | 不合格 | 安装防护罩 | 2日内 | 李四 |
| 3| 电气安全 | 电线老化 | 不合格 | 更换老化线路 | 1周内 | 王五 |
四、注意事项
重点区域强化: 对高危区域(如焊接区、化学品存储区)增加检查频次 隐患分级管理
培训与教育:检查安全培训记录,确保员工掌握操作规范
通过规范化的日常检查记录,企业可有效降低事故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