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要点如下:
一、基本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基于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税率的乘积:
$$
\text{应纳税额} = \text{应纳税所得额} \times \text{税率}
$$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
\text{应纳税所得额} = \text{收入总额} - \text{不征税收入} - \text{免税收入} - \text{各项扣除} - \text{以前年度亏损}
$$
二、分行业计算公式
不同行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式存在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工业企业
$$
\begin{aligned}
\text{利润总额} &= \text{营业利润} + \text{投资收益} + \text{营业外收入} - \text{营业外支出} \\
&= (\text{产品销售利润} + \text{其他业务利润}) - \text{管理费用} - \text{财务费用} \\
\text{营业利润} &= \text{产品销售利润} + \text{其他业务利润} - \text{成本费用} \\
\text{应纳税所得额} &= \text{利润总额} + (-\text{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end{aligned}
$$
2. 商品流通企业
$$
\begin{aligned}
\text{利润总额} &= \text{营业利润} + \text{投资收益} + \text{营业外收入} - \text{营业外支出} \\
&= \text{主营业务利润} + \text{其他业务利润} - \text{管理费用} - \text{财务费用] \\
\text{营业利润} &= \text{商品销售利润} + \text{代购代销收入] \\
\text{应纳税所得额} &= \text{利润总额} + (-\text{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end{aligned}
$$
3. 餐饮服务企业
$$
\begin{aligned}
\text{利润总额} &= \text{营业利润} + \text{投资收益} + \text{营业外收入} - \text{营业外支出} \\
&= \text{经营利润} + \text{附营业务收入} - \text{附营业务成本] \\
\text{应纳税所得额} &= \text{利润总额} + (-\text{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end{aligned}
$$
三、其他注意事项
税率标准 一般企业:25%
高新技术企业:15%
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5%
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10%
非居民企业:20%
扣除项目
包括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损失等,需根据具体业务类型确认。
税收调整项目
包括折旧、摊销、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需纳税调增或调减的项目。
四、计算方法
直接法: 直接从收入中扣除各项扣除项; 间接法
以上公式和计算方法综合了《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适用于各类企业所得税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