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59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该罪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及法律后果如下:

一、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与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

客观要件

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实施以下行为之一:

未依法取得持枪证件而持有、携带枪支、弹药;

持有证件但将枪支、弹药携带出依法规定场所;

在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

非法接收、藏匿他人赠予、拾得或应交未交的枪支、弹药。

主体要件

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立案标准

基本情形:

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1支以上,或非军用枪支2支以上;

加重情形:军用子弹20发以上、气枪铅弹1000发以上、其他非军用子弹200发以上。

三、量刑标准

一般情节: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7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四、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2. 附加刑

可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脱罪可能性

若行为人在不知情情况下持有枪支(如误拿他人合法物品),可能不构成犯罪,但需及时上缴。

五、相关案例

杨克宁案: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6年,因受贿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

福建宋某案:2025年福建龙岩法院判处其非法制造枪支罪,因涉危害公共安全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六、社会危害性

非法持有枪支与暴力犯罪高度关联,可能直接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社会治安。因此,我国法律对非法持枪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以上内容综合了《刑法》相关规定及司法实践案例,旨在全面解析该罪的法律界定与处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