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彼特文案-你身边的文案管家

弟子规全文解释及故事

59

《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所作,以《论语》为基础,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共360句,1080字,分为五部分:孝、悌、谨、信、泛爱众。以下是各部分核心内容及故事解读:

一、孝(入则孝)

核心内容

父母呼唤应答及时,命令执行不拖延

老年父母需关怀照料,病患需侍奉调养

丧礼需守三年,祭礼需尽诚

故事

孟宗冬日为病母求竹笋,泪融雪后挖得笋汤,母病痊愈。黄香幼时丧母,寒夜温席,体现孝道。

二、悌(出则弟)

核心内容

兄弟和睦相处,尊敬长辈

有矛盾先沟通,避免冲突

财物共享,不贪私

故事

东汉黄香,父亲病逝后,割断织布布匹供父亲疗养,展现兄友情深。

三、谨(谨)

核心内容

言行谨慎,避免失言

事务提前规划,有条不紊

临事冷静,处变不惊

故事

曾国藩幼年时,因言语冒犯长辈被责骂,后收敛言行,终成大儒。

四、信(信)

核心内容

信守承诺,不背弃约定

言语真诚,避免虚伪

避免恶习,如赌博、欺凌

故事

季布一诺千金,因守信被众人敬仰,成为“信义”典范。

五、泛爱众(亲仁)

核心内容

平等对待他人,不歧视弱者

乐于助人,传播善意

亲近仁德之人,向其学习

故事

孟子劝学时,以织布比喻学习需持之以恒,体现仁爱精神。

附:余力学文(学文)

有时间精力可学习六艺、文化知识

强调知耻而后勇,改过自新

总结

《弟子规》通过具体行为规范,教导子女孝悌、诚信、仁爱,强调家庭伦理与社会责任。其教育理念至今仍对个人品德培养有重要意义。